top of page

Recruit 專訪:有商有量 疫境自強

有商有量-疫境自強新冠肺炎肆虐,港人一邊搶購防疫物資,一邊擔心工作的事,尤其近日漸多企業減薪、放無薪假,甚至裁員,僱員僱主日子過得不容易。在這非常時期,對勞資雙方來說都是新考驗,如何有商有量共渡時艱,既講感情也考智慧。

新冠肺炎對就業市場影響加快浮現。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本港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失業率為3.4%,較去年10月至12月的3.3%,上升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則維持1.2%。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維持5.2%;建造業失業率升至5.7%,為接近6年來最高,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失業率亦告惡化。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是次疫情對就業牽連甚廣,零售、餐飲、旅遊、商用服務、個人服務、教育等,業務均受打擊。「比起一般經濟衰退,疫情影響更難預測,加上中美貿易戰及社會運動早已削弱部分行業,令目前形勢變得更困難。」她指出,是次公布失業率及至今年1月份,並未反映疫情真正影響,下次公布1至3月份失業率,將反映較嚴峻的實況。

節流措施不宜一刀切 不過,在疫情影響下,部分行業如醫護、物業管理、IT等,就業相對穩健。「物管業一向不太受經濟影響,經濟差亦保持平穩。而這時醫護業要人就更不用說。至於IT業因之前缺人太嚴重,即使就業受拖累,亦只調節人力求過於供情況而已。」

受疫情打擊,近月陸續有企業實施節流措施,如有零售店、食肆、航空公司等,實行減薪、放無薪假,甚至裁員。周綺萍稱,貿易戰和社會運動本已令不少企業面對經營困難,削弱今次面對疫情的能力,中小企資金短缺或要被迫結業。因此有條件實施減薪或放無薪假的,多是具規模的公司。有些企業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執行不同節流措施,在各項措施中,以「清年假」對員工影響較輕微,而實施無薪假影響相對較大,執行時要考慮更多因素。「安排員工放無薪假,是想大家共渡時艱,但如員工家庭負擔重,人工月月清,一下子放太長無薪假,能否維持生計成疑。因此有些公司會考慮個別員工家庭環境,甚或提供較彈性選擇,例如部分無薪假為硬性放取,部分屬鼓勵性質,讓公司和員工有多點商量餘地。」

至於減薪安排,不少企業在03年沙士時曾實施。「但當時有個問題,因企業劃一減薪,令表現優秀員工心有不甘,一旦市況好轉紛紛離職,令公司流失大量人才。因此近來見到一些企業減薪時無一刀切,並顧及日後留才因素。」

再就業調整服務 共渡時艱需團結一心,在困難時期更考驗僱主僱員的關係。麥格倫顧問有限公司總監趙栢濠說,曾有僱有數千員工的大企業,因內地業務突變,收入銳減,迫不得已要減薪。「該公司和員工關係一向良好。那時先由管理層開始減薪,而且部分屬自願性質,例如單身負擔較輕者承擔多點。待一、兩月後,業務成未見改善,再要求中層員工共渡時艱,但HR做了很多工作,坦誠向員工講解情況。約6個月後,公司漸走出困境業務回升,後來還向員工發放一筆可觀花紅,令原本是負面的事,能帶出正向一面,員工凝聚力更強。」

趙栢濠說,若真的走到裁員最後一步,部分大企業或委託顧問公司為員工提供「再就業調整」服務(Outplacement),以維持僱主品牌,當中以跨國企業較常見。「雖然僱傭關係需終結,但企業仍關心員工出路問題,而再就業調整服務頗多元化,由顧問代為向員工講解公司決定,到為員工提供行業和求職資訊、重新撰寫CV,以至工作轉介及入職後適應支援等。」

提升正能量抗逆 疫情來襲,打工仔擔心職位不保,又怕搶不到口罩防疫,雙重憂慮如何是好?香港家庭福利會全人專業服務資深社工胡詠詩從事僱員輔導及危機事故管理工作多年,她指出,在逆境中穩住情緒,可注意以下3點。

‧暫時性   有些行業直接受疫情衝擊,打工仔慘遭裁員,面對突如其來打擊,要避免轉牛角尖。「可嘗試轉換心態,明白疫情影響或屬暫時性。市民暫時不出街消費,壓抑消費需求,一旦疫情消退,需求很快會釋放出來,人手需求也會反彈,因此情況或沒如你想像般差。」

‧中途補給站   若放無薪假,與其整天擔憂,不如視之為中途補給站。「例如看看網上能否找到一些學習資源,趁機學習新技能,甚或了解其他行業,為日後轉行作準備。同時可珍惜時間多了解關心家人,另也可透過電話聯繫親友和合作伙伴,有助強化個人支援網絡。」

‧回歸理性   每天收到關於疫情的短片資訊,加上在街見人瘋搶廁紙,容易令人焦慮。「避免羊群心態,跟著去搶。你可停一停、想一想,這些做法是必要嗎?還是回歸理性,只看客觀科學訊息,避免為自己製造恐懼。」

改動合約 勞資要識法 雖然疫情或令企業需採取應急措施,但要留意任何改動僱傭合約條款的措施須經雙方同意,並符合法例規定。凝資專業顧問公司人事企業培訓師何珮琪指出,面對工作條款變動,僱員宜多了解法例對自身的保障,管理層則應與員工多溝通,否則不單有損雙方關係,更隨時釀成勞資糾紛。

無薪假:大家傾清楚 放無薪假須經僱員同意。何珮琪說,有公司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無限期停工,但員工手停口停,又不知何時復工,於是轉到另一間公司工作,但後來舊公司突要求復工,令員工不知所措,個案需由勞工處調解。「為免爭拗,企業應列明無薪假時限,大家甚至可傾清楚,員工在無薪假可否暫時做兼職或散工,待復工日重返崗位。」

此外,若放無薪假要留意法例對於「停工」的規定。僱傭條例規定,如僱員被單方面停工,即4星期工作日數只得正常一半,或26星期工作日數只得正常1/3,那在法例上會視為「僱員遭停工」,僱員可因「停工」而享有遣散費。

減薪:可有時限 薪金是僱傭合約重要內容,若公司要求減薪,那當措施實行後,便會變成新的合約條款。何珮琪說,03年沙士襲港,當時有公司要求員工減薪,卻沒定明時限。經濟復蘇後,公司沒加回薪金,僱員也難以追究。「所以近來有企業作特別安排,列明減薪時限,譬如兩個月,令大家更清楚。」

撐企業、保就業 面對就業情況惡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0至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一系列撐企業、保就業的新措施。

支援勞工方面,政府每年增撥3,000萬元優化勞工處的就業計劃,包括調升在「中高齡就業計劃」、「展翅青見計劃」及「就業展才能計劃」下,僱主可獲發的在職培訓津貼金額的上限,每年可惠及約4,000人。另外,僱員再培訓局將優化7月推出的新一期「特別‧愛增值」計劃,增加約1萬個名額,並將學員每月最高津貼額由4,000元增至5,800元,預計每年惠及4萬多名學員。

而建造業議會則會從徵費收入中撥出2億元,向約6,000個合資格中小企承建商和註冊分包商提供補助金,上限為2萬元,另會津貼就業不足工人參與其培訓課程,以期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

在支援企業方面,新措施包括: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推出由政府作百分之百擔保的特惠低息貸款,上限為200萬元;另有多項寬減及寬免措施,如利得稅、非住宅物業差餉、商業登記費、公司的周年申報表登記費等。此外,政府會延續多項紓困措施,包括:補貼非住宅電力用戶的電費開支、減免非住宅用戶的水費及排污費、向本地回收企業提供新一輪為期6個月的租金資助計劃、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文娛中心設施的租用者提供基本場租寬減、向郵輪公司及現有碼頭商戶提供收費及租金減免等。

撰文:甄榮康

標記: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